第一天真的操得太累了,隔天一早兩個人完全無法早起,
十點多才起床吃民宿主人準備的美味早餐,這樣也不錯,
省了時間找午餐吃,可以開始玩景點去,第一站來到慈湖走走拍幾張照片,
位於慈湖與雙鯉湖間的雙鯉古地、雙鯉濕地自然中心、水尾塔都在這附近,
這兒因為有雙湖的關係,所以自然生態資源豐富,如果有興趣的話,
還滿推薦進入雙鯉濕地自然中心參觀,館內有介紹金門多樣的生態環境,
湖面觀景區可隔著玻璃觀察湖裡的水中生態,更有介紹當地鳥類種類、習性、出沒據點等,
進入館內絕不會讓你空手而回,滿滿的在地知識讓你帶回家。
雙鯉濕地自然中心對面有攤陳美女炸蚵嗲,聽說在金門阿兵哥界小有名氣,
看到沒,滿滿的阿兵哥正擠在攤位前,等待美女老闆的美味炸蚵嗲。
弟兄們!衝呀!看到這些熱血的戰士們就知道我們來到了古寧頭戰史館。
城堡外型的古寧頭戰史館,兩旁立著的正是當年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戰車,
史館內展出許多大型的油畫,都是以當時作戰時的狀況來呈現,
更有陳列戰役當時的文物、歷史資料、珍貴照片等等。
在往古寧頭戰史館的路上,就能看到古寧頭戰役最鮮明的見證北山古洋樓,
這斷垣殘壁的模樣應該不難看出當時猛烈的砲火攻擊,彈痕累累令人怵目驚心。
走在鄉間的小路上,下個景點一路上都是這種小小路,路旁只有田地與鳥兒們,
怕迷路又沒人可問,幸好方向感還不錯的Eric還是看著地圖找到了。
位於古寧頭北方海岸的北山斷崖,紅色的土層面與藍色的大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,
當年這兒可是共軍登陸的地點更是最後共軍被俘虜的地方。
岸邊的貓公石地景頗為奇特,表面坑坑洞洞的呈蜂窩狀,形成原因是其岩石成分中易溶於水的被海水沖刷帶走,
不溶於水的鐵、矽、鋁氧化後呈現現在所看到鐵鏽色的色澤,這可是金門特有的奇景喔!
在北山斷崖附近還有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鱟保護區,近年因為海岸線的開放,
影響鱟的生態環境,以致於逐漸減少,金門政府便特別規劃了此保護區。
金寧這邊的景點差不多走完了,準備一路騎回金城的路上,
處處都可看到各種鳥類在天上、河邊、田邊,
難怪對喜歡賞鳥的人士來說,金門是必到之處呀!
一路上賞鳥之外,也可賞戰車,慈湖三角堡這兒停放了幾台戰車,一字排開很是壯觀。
鱟俗稱夫妻魚、或鋼盔魚,一旦交配後就再也不會分開,一輩子相守在一起,
在海邊的鱟保護區當然無法下去觀看,如果想看真正的鱟就必須來到金門水產試驗所,
裡面有許多的養殖池,好像是把鱟分類大小分開養殖,活生生的看到鱟這種活化石,
其實心裡覺得他長得滿嚇人的,但能近距離看到也是挺有意思的。
離開水產試驗所後前往建功嶼,要出門前民宿主人就幫我們查好建功嶼的退潮時間,
退潮後有個石板道,沿著走約500公尺就能到達那海島型堡壘建功嶼。
漫步在這短短500公尺的海上步道,記得別急著走完,蹲下身子往泥灘上看,
彈塗魚、招潮蟹、寄居蟹等各種小生物讓你近距離觀察,萬分有趣。
正在潮間帶裡享受陽光與尋找小生物的樂趣時,竟然發現了小小的鱟殼,
原來鱟小時候活動於泥灘地,隨著身體變大而脫殼,
幸運的我們撿到了兩個完整的鱟殼,拍完照後還是把它還給大自然了。
走到建功嶼雕堡囉!裡面有許多軍事設施,旁有尊鄭成功石雕像,
前方可看到一大片的蚵田,當地居民會利用退潮時來這採石蚵呢!
來潮間帶玩一定要注意一下海水漲潮的時間,以免被困在島上,
我們在這兒也停留一段時間了,繼續趕行程去。